一般人對於登山車,最大的問題應該是,手把太低,造成~容易產生手麻、腰酸的現象,而大大的減低騎乘的距離和興趣。
登山車之所以會設計這樣低的手把角度,不外呼~讓在爬坡登山的時候降低因龍頭上揚而下馬的窘況!可是一般的騎乘者,大多數還是在平地跑比較多,如果這樣的騎乘情形,買車時通常會被建議,要選擇平把的公路車,可是一般人又想要三不五時,接近一下青山綠水,況且避震前叉的設計,看起來硬是比較帥勒!所以這也是登山車會比公路車賣的好的原因吧!!
回歸主題!!到底是要選擇『龍頭增高器』還是『可調角度龍頭』呢??(我剛好二樣都有裝)
測試樣品1.→XTC-SE+龍頭增高器
測試樣品2.→Fuji Nevada 1.0 SE+可調角度龍頭

測試樣品1.→XTC-SE+龍頭增高器
~~~~~~~~
補~安裝注意事項:
- 增高器和原有的龍頭和上管頭的中間,必須各保留一個墊圈做間格。這樣的組裝方式比較保險。
- 龍頭在增高器的上方,可以利用墊圈做少量的調整。但是卻不能有,低於增高器原本高度的方式。所以比較小的需求時,建議還是用可調角度龍頭即可。(例如只是要加高5公分的以內的高度)
~~~~~~~~~~~~~
可以一次加高30~35mm,這樣的能力是『可調角度龍頭』比不上的,並且因為是順著龍頭的方向往上加高,不會變更原有的人體幾何(車架的設計是符合人體工學的),花費NT$250~300的價值也比『可調角度龍頭』要來的低,算是C/P值很高的勸敗物品。
Fuji Nevada 1.0 SE+可調角度龍頭
雖然沒有『龍頭增高器』的大調整距離,但是卻有著,可以多段細部調整的特異功能,隨著每一段角度調整的變換,逐漸加高、拉近『手把』和騎乘者間的距離,調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,但是單價略高,要NT$500以上(可以買二個30mm的可調角度龍頭了)。PS:調整時要同步調整手把的固定位置,尤其是彎型的把手~
經過個人實際的嘗試,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!『那個比較好用』,因為還要調整『把手的角度』和『座墊的位置』,來配合不同的身材尺寸,但是外型上『可調角度龍頭』比較優,看起來比較正常,『龍頭增高器』外觀上就會比較奇怪。
龍頭昇的越高對於騎乘的姿勢越直立,平路上長程比較舒服,但是遇到較大坡度的上坡,就會有施不出力的感覺(上坡還是低一點的好),這就要看個人的需求嘍!如果要二全其美的話,就要選擇使用,可隨時不用工具調整的『快速可調角度龍頭』了,隨時想要怎麼調就怎樣調喔!